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
时间:2021-10-29 作者/编辑: 来源: 点击:

党的十八大后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,以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为先导,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、转折性、全局性变化。


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经过3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,多年积累下来的环境问题在某些地方、某些领域进入高强度频发阶段。这不仅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,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。

图片

建设生态文明,重在建章立制,用最严格的制度、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。2013年11月,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“生态文明体制改革”纳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体系,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,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,健全国土空间开发、资源节约利用、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,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。2015年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先后印发《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》和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》,从总体目标、基本理念、主要原则、重点任务、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安排,要求到2020年构建起产权清晰、多元参与、激励约束并重、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。在这些顶层设计指引下,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全面展开并不断向纵深推进,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。


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对生态环境有力的监管。党的十八大后,一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事件受到严肃査处。党中央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实行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,严格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。2015年至2020年,开展两轮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,对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发挥了关键作用。被称为“史上最严”的新环保法从2015年开始实施,在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方面力度空前。2015年至2020年,全国实施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93.06万件,罚款金额578.64亿元。


从保护到修复,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、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,着力补齐生态短板。2013年至2017年,全国新增造林面积4.6亿亩,完成森林抚育6.38亿亩,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1.66%。到2017年底,我国治理沙化土地1.26亿亩,荒漠化沙化呈整体遏制、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的态势,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,实现了由“沙进人退”到“人进沙退”的历史性转变。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Ⅰ-Ⅲ类水体比例增加到67.9%,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8.3%,大江大河干流水质稳步改善。同2013年相比,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22.7%,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等重点区域PM2.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39.6%、34.3%、27.7%。


在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的实践中,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和空间规划体系不断健全。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,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,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。2015年8月,国务院印发《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》,我国主体功能区战略实现陆域国土空间和海域国土空间的全覆盖。党中央倡导简约适度、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。绿色家庭、绿色学校、绿色社区、绿色商场、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广泛开展。


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,全面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。通过采取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、实施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试点、加大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工程力度、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等一系列重要举措,森林、草原、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得到休养生息。全国江河湖泊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。推动实现生态保护补偿对重点领域和重要区域全覆盖,补偿水平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,探索开展跨地区、跨流域补偿试点,生态损害者赔偿、受益者付费、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正在形成。


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。我国率先发布《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》,实施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(2014-2020年)》。2015年12月,中国积极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达成《巴黎协定》这一历史性文件。在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期间,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正式向联合国交存了《巴黎协定》批准文书。中国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义务,为全球环境治理作出持续努力。中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战略,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。


生态环境问题,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。这一时期,绿色发展方式加快形成。实行资源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,严守水资源红线,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;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,能源结构调整不断加快,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。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,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。大幅提高生态环保标准,倒逼传统产业改造升级,持续化解环境污染重、资源消耗大、达标无望的落后与过剩产能,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。通过发展绿色信贷、绿色债券、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,开展碳排放权、排污权交易等试点,更多社会资本被引导投入绿色产业,重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、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、美丽乡村建设等成为投资热点。


伴随着绿色发展方式的不断推进,绿色生活方式日益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和共同追求。党中央倡导简约适度、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,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,引导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。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增加,共享经济、服务租赁、二手交易等新业态蓬勃发展,节能环保再生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,“光盘行动”、低碳出行等倡议得到全社会积极响应。在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中,珍惜生态、保护资源,爱护环境等内容大为加强。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,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。